前沿报告|学校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之智能教育“名师讲坛”顺利举办

11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智能教育实验室开放日:名师讲坛”在中山北路校区物理楼举行。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田江森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知识工场实验室负责人肖仰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周爱民教授受邀在讲坛做报告。讲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外师生代表、全体智能教育博士研究生共七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坛。活动由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凯主持。

精彩回顾

在本次名师讲坛中,田江森副院长阐述了人工智能思想与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信息和数据爆炸式增长发展为契机,介绍了微软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不断突破的各项技术成果。微软深耕人工智能多年,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共享领域,他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交互式英语学习应用产品“微软小英”为例,介绍了高效且具有个性化教育闭环的微软解决方案。他还特别提到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深度合作的中文写作智能辅导系统“小花狮”,对合作双方推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和提出期许。

肖仰华教授以“知识图谱与教育智能化”为主题,从知识图谱的价值与意义、教育知识图谱的应用场景、教育知识图谱的实践过程和领域内面临的挑战与关键技术等方向,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内容翔实全面,技术张力紧凑的讲座。肖教授指出,教育智能化演进路径的核心之一是知识图谱,并应以资源建设与知识应用迭代式发展为基本模式。他详细阐述了教育行业智能化迭代式的发展思想,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表明了他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前景的态度。

周爱民教授从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引领学习变革,智创教育未来”的创办使命出发,提出研究院确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建设总任务,强调从“人工智能+教育”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转化和提质。他指出,智能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是构建面向每个人的平等教育,是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是更加通达灵活的开放教育,是伴随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周院长鼓励在场所有智能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奔涌在教育升级和学科融合潮流中的“弄潮儿”身份,为实现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创办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现场观众还与讲坛嘉宾进行了问答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受益匪浅。本次名师讲坛为智能教育研究院承办“首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促进构成丰富多元的学术文化共同体,以学术卓越引领育人卓越。


Copyright © 202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