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筑平台 AI赋能新思政——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博士党支部联合太仓市名师工作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博士党支部与太仓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携手开展“党建联建筑平台,AI赋能新思政”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


初心之地悟思想,红色基因永流

10月22日上午,活动在中共一大会址正式拉开。这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建筑内,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学员、班主任代表与学生党员们共同参观学习,在这片红色圣地接受精神洗礼。

漫步于历史长廊,凝视着珍贵的文物史料,参与者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这堂在初心之地开展的“沉浸式”思政课,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专家引领明方向,AI赋能启新程

下午的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敏带来《基于教育大模型开发的德育垂类大模型》专题讲座,从技术前沿与教育实践的双重角度,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在德育领域发挥创新作用。

张敏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德育大模型的研发理念、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指出“人工智能不是要替代教师,而是要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和更丰富的手段”。她的分享为在场的工作室学员和学生党员打开了AI赋能思政教育的新视野。


说课交流碰火花,思想交融促提升

在说课交流环节,太仓市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展示了多节精心设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前沿思考和实践探索。学生党员们则从青年学子的视角,分享了对于AI时代思政课改革的期待和建议。

上海大同中学思政学科教研组组长杨永仁、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组织员史晓菁、太仓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张承智分别进行专业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


凝心聚力再出发,智慧教育谱新篇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高校与基础教育界携手共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参观学习、专家讲座、说课交流等多元形式,参与者们不仅深化了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更探索了AI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活动搭建了高校科研力量与基础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促进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党建+AI+思政”的融合创新,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教育生态的今天,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博士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探索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Copyright © 202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