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市长与秘书长、各位院长、领导、专家:
今天非常高兴从钱校长手中接过顾问的聘书。我是搞信息技术的,我跟毛军发院士都是搞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现在不断应用于各领域,包括:工业、管理、教育,各领域深度融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深度融合的态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是非常有底蕴的,50年代曹福、刘福年等这些是第一代的,这些人也都是我小学同学的家长,所以我很了解。到中期我跟叶澜,到现在是袁振国、还有下面50岁、40岁、30几岁的一大批教育界的杰出人才,所以教育底蕴非常深厚、水平非常高。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教育新理念》书的影响很大。
在这样一个底蕴很深的学科很领先的情况下面,再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这个教育学将来不得了,会非常大的来促进整个教育学科的发展、促进华东师范大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上海市在全国教育领域的辐射力跟影响力,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现在我们进入智能时代,现在处在信息化后期、智能化时代是在开始的时候,智能化时代的特点就是智能化信息系统,就是三大支柱:动态感知、智慧分析、测试反应。刚刚袁院长展示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就是送一个信号下去刺激同学,看他的反应如何、把这个信号收集起来再进行分析判断,再提出教育的方法、个性化教育的方法,所以这个“自适应教育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教育领域的一个智能化系统。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都是这个系统。果这三大支柱少了一根支柱就不是人工智能,就不是智能化的系统。所以我们现在学院的成立已经做了很好的研究,接下来还要再做更好的研究。从“赋能教育”变为“重塑教育”,而且特别不是“人工智能+教育”而是“教育+人工智能”,它的核心在教育。所以我们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以后,要对人工智能、智能教育研究的长期研究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框架、研究的体系做出布局。
刚才袁院长已经提出了一个方向,但是偏重具体。要提出一个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一个长期发展,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三十年、长期发展的研究方向跟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最后对于教育方面的这种“跃变式”的进展体现及发展程度提出规划,所以请了我们好多人做顾问。既然是顾问,我想我们也有责任提供一些建议供袁主任、梅书记、钱校长,学校校长和领导们来思考、考虑如何把这个学院做成中国一流、世界上有影响的上海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谢谢大家!
褚君浩院士讲话视频详见:https://v.qq.com/x/page/x3230ipq93e.html